未见之缘,同路之约

千里音缘一线牵,波城重会换新天。昔时陋室三人梦,今日高楼百战篇。

七载同舟风雨过,一番苦战功业添。感恩信托如山重,更续前程并马鞭。


人生的许多转折点,往往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巧合。回头看,我能加入现在的初创公司U,真是一段充满奇妙缘分的故事,过程曲折得像剧本,让人不得不感叹命运安排的精巧。

故事的种子,其实在几年前就已悄然埋下。那是我还在费城的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医院工作的时候,心里想着换个环境,于是积极地投简历、参加面试。其中一家是远在西雅图的医疗AI公司,听起来前景不错。在几轮面试中,我电话遇到了一位面试官S。因为S当时是远程工作,我们的交流全程只通过电话线连接,连对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只记得声音听起来很专业,问的问题也很深入。虽然最后那家西雅图公司并没有给我录用通知,但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次看似普通的未成功面试,以及这位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面试官S,会在几年后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出现在我的生命轨迹中,并成为我职业生涯的关键人物。

时光荏苒,我告别费城,来到了学术氛围浓厚的波士顿,在全球顶尖的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DFCI)工作。但正如生活常有的那样,光鲜的头衔背后,未必是理想的工作状态。DFCI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实际工作内容的枯燥,加上和顶头上司打交道时遇到的一些令人困惑甚至不太舒服的事情,让我感到身心俱疲,觉得自己的热情和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离开的念头日渐清晰,我又一次开始留意新的机会,渴望找到一个真正能施展拳脚、让我重燃激情的地方。

就在这时,一位博士师兄W听说了我的情况。说起W师兄,我们其实在UPenn读书时并无太多交集,他毕业时我还没入学,属于传说中的师兄。他后来在新泽西一所大学成为了教授。得知我的困境后,他非常热心地表示,认识一个人或许适合我,随即把那个人的微信推给了我,让我去联系试试。这个人,正是S。

缘分就是这么奇妙。当我加上S的微信,开始初步交流时,我脑海里完全没有把他和几年前那位西雅图的电话面试官联系起来。直到后来我们深入沟通,聊起各自的经历,S主动提起:"几年前我是不是面试过你?在西雅图那家公司?"我这才猛地反应过来,记忆的碎片瞬间拼接完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原来是他!世界真是太小了。S后来告诉我,那次电话面试,我对复杂技术问题的清晰阐述和解决思路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当时是极力向公司推荐录用我的。

而W师兄之所以认识S,也是因为巧合——他们竟然在新泽西是邻居。W知道S也搬到了波士顿地区,并且正在和伙伴一起创业,急需招兵买马,同时也知道我正好在波士顿寻求新的发展,于是就做了这个顺水人情的推荐。这份来自师兄的热心和巧合,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让我得以接触到这个看似遥远的机会。

原来,S早已离开了西雅图那家公司,和另一位在领域内耕耘多年非常有声望的合伙人T一起,在波士顿共同创办了这家专注于医疗AI的初创公司U。T担任CEO,负责战略和运营;S则作为技术负责人,管理研发团队。他们当时正处于创业初期,百废待兴,迫切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才加入,于是S便热情地邀请我去他们公司看看,正式面试一下。

我答应去面试了。初创公司的办公环境,比我预想的还要简陋许多。他们蜗居在一个共享办公空间里租来的小办公室,空间狭小得几乎转不开身,团队算上创始人也只有S和T两个人。打印机、会议室这些基本设施都需要和其他入驻公司共享,时常需要排队。然而,面试过程中的交流氛围,却完全盖过了物理环境的简陋。我向他们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技术背景、职业经历,也特别提到了在DFCI时期,我是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独立完成科研项目、参加Kaggle等数据科学竞赛并取得不错名次,以及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为论文发表的经历。

也许正是这段在逆境中依然坚持学习和探索的野生奋斗经历打动了他们。S和T都显得非常真诚,没有大公司的客套和距离感。他们仔细倾听我的讲述,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对我的经历和能力的真正欣赏和认可。这种久违的被理解、被重视的感觉,尤其是在经历了DFCI的种种不快之后,对我来说如同甘霖。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好像终于找到了同频道的人。我们对医疗AI的技术前景有着相似的热情和愿景,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共同的语言,可以毫无保留地交流想法,一起探讨技术的可能性。

尽管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刚刚起步、条件艰苦、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初创公司,但S和T展现出的真诚、专业,以及那份对我个人价值的欣赏和信任,最终让我下定了决心。我相信和这样的人一起工作,即使辛苦,也会是快乐和充实的。

就这样,在一连串的机缘巧合和奇妙缘分的牵引下,我告别了光环笼罩但也让我倍感束缚的DFCI,转身投入了这家充满未知但更让我心动的初创公司U,开启了一段全新的职业旅程。回想这段经历,除了感叹命运的神奇安排,我内心深处最感激的,依然是那位热心的W师兄。没有他那次看似不经意的善意推荐,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S来到了波士顿,更不会有后来加入U、找到事业新起点的机会。人生就是这样,不经意间的一个善举,一次偶然的连接,或许就能点亮另一个人的未来,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转机。

如今,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时光已悄然流逝七年。这七年,足以让一颗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小树。我作为公司的第三号员工,从它几乎一无所有的时候加入,和S、T一起,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打拼。这七年里,我和大家一起经历了太多太多。我见证了公司从一个仅有三个人的小团队,逐渐成长壮大;我们一起面对过资源紧张的窘迫,技术攻关的艰难,市场开拓的挑战;我们也一起分享过产品上线的喜悦,客户认可的激动,团队壮大的自豪。

这七年,我和S、T之间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同事关系,甚至超越了朋友,更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一起经历风雨、彼此信任依靠的家人。我们共同经历的那些不眠之夜,那些激烈的讨论,那些为了共同目标而付出的努力,都成为了我们之间最宝贵的纽带。

我常常回想,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加入U,我的人生会是怎样?我几乎可以肯定,那将是截然不同的景象。正是这段在初创公司摸爬滚打的经历,给了我前所未有的成长空间。在这里,我不仅仅是执行者,更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我学到的东西,远远超出了过去任何一段工作经历的总和。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进,比如接触到更前沿的算法、处理更复杂的数据、构建更完整的系统;更重要的是在管理能力、项目规划、团队协作,甚至是对整个行业的理解和看问题的格局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大公司里,你可能只是庞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但在初创公司,你需要成为多面手,需要不断跳出舒适区,去学习,去承担,去解决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所以,我由衷地感谢S和T。感谢他们当初的信任和欣赏,给了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能够参与到这样一段激动人心的创业旅程中。感谢他们七年来的支持、指导和包容,让我在不断试错中快速成长。现在回头看,当初离开DFCI加入U的决定,毫无疑问是我人生迄今为止做出的最正确、最幸运的选择之一。我无比感恩生命中有这样一段经历,能与S和T这样优秀而真诚的人并肩同行这么多年。这段旅程带给我的成长、阅历和价值感,将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Last updated